- 全場正品保障
廠商直供 假一賠十 - 實體商鋪
實體商鋪 更多保障 - 24小時服務
24小時五星級服務 - 專業銷售團隊
專業禮品策劃設計團隊 - 限時打樣交貨
部分禮品24小時交貨 - 無盲點配送
全國不限地區配送
廣東民間工藝“世家”今何在? |
發表時間:2009-4-14 14:09:58 天氣狀況:![]() ![]() |
幾只樣式各異的小毛筆,幾碟各色顏料,趙藝明輕巧地在一個素胎瓶上勾勒出一組人物圖樣。作為廣彩首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國垣的兒子,趙藝明是廣彩業至今以家族傳承為數不多的藝人之一。11日起,他的作品將在位于東風東路藝苑大廈的廣東工藝美術珍品館展出。 雖然“家傳”在傳統手工藝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廣東曾經赫赫有名的手工藝“世家”們,如今“手藝傳家”的情況卻大不相同。 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舉辦的《趙國垣后人廣彩作品展》從本月11日~19日在廣州市東風東路藝苑大廈開展,展出趙國垣后人——兒子趙藝明、女兒趙桂貞和兒媳馮瑞華50余件廣彩作品。他們均是趙氏家族自清同治二年(1863年)創辦“趙闌桂堂”廣彩瓷作坊以來,這個百年老字號的第四代傳人。 國家級大師子女多承家學 珍品館館長譚偉彬評價,他們不但秉承父業,還立意創新,在構圖布局、色釉運用方面有獨到之處,近年來分別在廣東省、廣州市各類大賽中獲獎,部分作品入編《中國陶瓷藝術家辭典》一書。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幾位“廣彩后人”的班接得不錯。 廣東作為民間工藝大省,歷來“世家”眾多。長期關注廣東民間工藝發展的譚偉彬作了一個簡要統計:廣東省的15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當中,有12人的后代仍在從事父輩的手工藝制作,傳承情況尚屬樂觀。但也有不少成名已久的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業美術師的后人已離開了世代賴以謀生的行當。
“世家”轉行的例子,比較著名的有象牙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潘楚鉅。不但他的兒子沒有繼承牙雕事業,大師本人也在工藝美術陷入低谷的那幾年中脫離了曾讓自己名滿天下的牙雕行業,成了兒子搬家公司的合作者,令行內人唏噓不已。 已于1998年身故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汕頭內畫鼻煙壺的開創者之一吳松齡用數十年時間傾心摸索這一民間工藝奇葩,從作畫工具、繪畫技法、構圖形式,到瓶體造型、瓶外裝飾、藝術效果都有許多全新創制,形成了與北方內畫差異很大的“廣東風格”,數百件作品被選送至20多個國家展覽和收藏。但他的后人如今已不做這種精美的工藝品了。 又如廣東名產端硯界唯一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黎鏗,廣繡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許熾光,廣式木雕的代表人物、高級工藝美術師楊蝦,琺瑯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張志鋒等的后人,都在從事其他行業。 前景:廣東工藝“世家”難再現 曾經在業界顯赫一時的各大“世家”,為何進入新世紀后呈現完全不同的走向? “世家”的出現與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密切相關。在上世紀初一直到改革開放的數十年中,中國工業化的進程相對緩慢,傳統手工業作為一門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產業門類,具有很強的成長性和社會需求。 同時,在社會不是很發達的年代,各種技法被視為“商業秘密”,家傳成為常態,世家也就大量涌現。比如清代皇家宮殿的御用匠人“樣式雷”,世代為宮廷服務,絕無外傳。但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年輕人的工作選擇增多,傳統手工藝不再像過去那樣具有吸引力。老手藝人后輩的“出走”也就成了正常現象。 隨著社會新的審美需求的出現和發展,廣東也不斷有新的工藝美術品類被創造出來,也可能催生一些新的“世家”。但是要想重現前一兩個世紀那樣傳承數代甚至十數代的古老“世家”,可能不再容易。 |